2021行业前瞻|技术创新力争上游 勇攻“桥头堡”
发布时间:2021-03-31 18:30:1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2021年,可以预见的是在技术创新的大江大河中,信息通信业将劈波斩浪,不仅将继续在5G、工业互联网、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上力争上游,更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勇攻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桥头堡”。
融合创新!赋能制造强国
2020年年初,中央多次提出要加快推动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新基建发展成果显著。
在5G领域,截至去年12月中旬,中国已建成5G基站71.8万个,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同时,5G远程医疗、智能矿山、无人驾驶、智慧海港等应用场景的出现,展现了5G改变社会的硬核实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千亿元,企业超过2600家,产业持续增长,同时,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等应用不断成熟,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正在身边落地。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目前我国已建成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五大国家顶级节点,上线运行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85个,覆盖22个省级行政区,包含船舶、集装箱、汽车、医疗器械等33个行业,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企业接近1万家,标识注册量已超100亿。
2021年,5G、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将融合发展,进一步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我国实现制造强国。
突飞猛进!量子技术向实用落地
2020年是量子科学发展突飞猛进的一年,而2021年将是量子通信发展落实、落细,甚至是走向民用的一年。
去年6月,“墨子号”首次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不仅将地面无中继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而且确保了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9月,“量子直接通信技术”实现10公里光纤链路4kb/s通信速率的量子保密通话;12月,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 200秒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发布,算力在全球领先。今年开年,我国量子通信产业又迎来好消息,1月7日,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基础。近日,中国电信宣布在安徽推出行业内首款量子安全通话产品“量子密话”,并招募友好体验用户,标志着量子通信民用化更进一步。
从量子通信到量子计算,量子技术的潜力正在被充分挖掘。行业专家表示,目前,国内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的上下游生态逐渐健全,上游关键器件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随着量子通信网络的深入发展,量子通信将走向民用,为普通用户的通话安全保驾护航。
迎难而上!破解集成电路之困
从中兴被制裁到华为被“断供”,我国集成电路自主发展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产业界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从政策上开始支持集成电路发展,包括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集成电路领域的先进技术企业享受“10年免税”,从人才和资金上扶持集成电路发展。同时,广东、上海、重庆、南京等省市均推出集成电路发展专项资金,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园区。诸如,在2016年,上海、福建、南京等地投资500亿元;成都投资400亿元;北京、湖北、陕西等投资300亿元,用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在良好的政策扶持下,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增速较快,市场发展活跃。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预计,2020年全行业销售额为3819.4亿元,同比增长23.8%,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而据权威市场分析机构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2020年新增超过6万家芯片相关企业,同比增长22.39%。
当前,我国仍存在集成电路核心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国内产品偏中低端的问题,因此,今年集成电路产业将向高端领域、核心技术进军。诸如在芯片代工领域,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目前只能量产14nm芯片,距离目前高端芯片的7nm/5nm制程仍存在差距。而中芯国际CEO梁孟松曾对外透露,中芯国际今年计划实现7nm芯片量产,如果EUV光刻机到位,将针对5nm和3nm支撑展开全面研究。
“尽管国产通用CPU与世界最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些差距,但是已经从10年前的‘基本不可用’到今天的‘完全可用’,国产CPU的应用开始从专用领域转向公开市场领域,走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魏少军表示,沉下心来再干10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来源:人民邮电报